技术人请远离技术

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

对错自在你心,可能就是个饭后闲扯

所得

以前同事问,什么时候跳槽?或者什么时候会出去看看机会呢?我都会回答做到有所得的时候。有所得,当然不是说拷贝公司几份源码,那可是公司资产,不可误入歧途。但知识是自己的,成长是自己的

一直也是这么践行的,从出校门不懂的书生到能把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一线工作,从毫无经验到开发工业级产品,从职场小白到带队主导开发流程,虽然经历的大多数公司已经倒闭了,但自己是实实在在的成长了。

是的,是所有得再考虑外面机会的,小池塘不能满足成长时,就要去大池塘

前些天跟老同事见面聊游戏开发周期,我问现在立项时还是提议半年开发一款产品吗?同事呵呵两声回答,半年开发一款早就得卷地铺走人了,现在两周就得上线。着实吓了我一跳,原来他们现在是主攻小游戏,依赖完备的微信生态,快速产品,快速变现

去年同事项目出了个爆款,公司整年有近3亿纯利,开发自然奖金不菲,当然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多

我思考他们的开发模式,直接模仿国外游戏,改头换皮,再稍加修改,上线。大多数产品肯定是上得快,死得也快。如此环境,对技术人员的成长有多少帮助

绝大多数收益进入老板口袋,开发人员一直重复再重复,甚至有些游戏只是改了个名字,最后他们能得到什么?

此类游戏业务简单,公司组织也扁平,尤其服务端,平台提供了各种服务,小游戏前端已经在喊着要干掉服务端的口号,不 管哪个开发岗位,在几年后,当面对新机会时,怎么阐述自己的价值,是抄得更快速?还是因为运气,出了多少爆款?

由他而又思考到自己所谓的大公司,有人评价阿里工程师,说普遍被中间件惯坏了

不是背后说人坏话,只是一种现象,可能是大公司人的普遍问题
,进阿里是大多数技术人的梦想,包括我,但估计此生无缘,能力实在达不到阿里要求

面试造火箭,入职拧螺丝;公司越成熟,基础建设就越完备、基建设施模块化程度越高,工具体验做得越好,平台做得越完善,那么对上层做业务来讲,底层细节也就屏蔽越多

对业务来说本身是件好事,但对业务开发技术人员呢?有些领域技术变化很快,两三年可能迭代了好几轮,在深度、广度上有了质的飞跃,而你该怎么办,削足适履追求新技术吗?

回顾自己技术实力时,脱离了这些基础设施,还有多少生产力?尤其微服务会打散各个业务线,可能一条完整的业务链路都理不清

此时,还能有所得吗?得多少?褪去头顶公司光环,酒桌上的牛还能吹多大?

所思

有人说技术人就像丢在大海里的漂流瓶,努力漂泊,孤傲不羁,却怎么也不能融入大海,装不满自己空空如也的肚腩,因为他们不知道身体倾斜一点,才是最佳姿势,才有最快的装水速度

也许真是远离技术看技术,才有更大的格局

从事游戏开发很多年,一直觉得自己对游戏开发还是有见解的,但好像只是开发阶段的把握,而不是游戏本身的整体把握。

早些年总是抱怨,为什么我们技术这么好,为什么游戏总是死呢?其实考虑面太窄,没想过运营,商务,维护,推广等等事项,手上有把锤子,到处只看到钉子了

对于游戏类型,也很局限,最近看到一个外行人总结游戏类型,特别的汗颜

依据不同的投入类型,我们可以把游戏分成三大类:

1)反应。这类游戏,需要实时观察周围环境,并快速作出操作和应对。最典型的就是各种射击、动作、即时战略类游戏。

2)策略。这类游戏,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性,对未来作出规划,并安排好下一步行动。典型如各种策略模拟游戏。

3)沉浸。这类游戏,需要代入角色,理解和接受其世界观,阅读、记忆大量剧情,探索故事线。典型就是各种角色扮演游戏。

游戏的玩法可以千奇百怪,类型可以随意组合,但好的游戏,对玩家的要求,基本都不出这三类

这些只是单机玩法,大型网络游戏,还涉及到群体心理等等

在游戏行业打拼多年,尽然没有一个外行总结到位,抽象高度太低太低

技术里的世界不小,但技术外的世界更大

是该放下手中的技术,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

功夫在诗外,也许再回头看技术时,别有一番天

当然千万别一时亢奋放弃技术,远离技术是在追求技术无法再提升格局的时候,跳出来,回头看

是从简入繁完成后,由繁化简的过程中的技法;无法打开一把锁时,不能只盯着锁看,因为钥匙可能在远离锁的地方

那么如何远离技术呢?远离程度呢?也许多读书是个切入口,《关于读书》这篇文章也许对你有所帮助,如果能找到牛人指点更好。

公众号:码农戏码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『码农戏码』